2月25日,學校“艦船科普教育基地”迎來了江蘇省南通中學和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近百名學生和家長。“船舶是如何建造的?‘LNG船’的功能有哪些?鄭和曾經幾次下西洋?‘當代鄭和’又是誰?”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和家長們一起參加了“向海而行 筑夢深藍”船舶知識科普專題社會實踐活動,開啟海洋文化探秘之旅。
在我校大學生志愿者的帶領下,同學們先后參觀了艦船科普教育基地的3個展區。從典型船廠的生產布置到大國重器的發展歷程,從不同船舶的特點闡述到船舶建造的過程展示,從趣味問答到角色扮演,從觀看漫游錄像到VR體驗,志愿者們一邊講解,一邊向同學們提問,將枯燥的知識融入游戲和互動,寓教于樂,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新知識。
同學和家長們紛紛表示,此次深藍之旅,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課堂,受益匪淺。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同學們既學習了船舶海洋知識,還通過對航海文化的了解,深入體會了“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不畏艱險”的航海精神,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情、科技夢、強國志。
學校設立“艦船科普教育基地”,旨在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質,探索并推行創新型教育模式,激發并培養大中小學生的科創能力,基地自啟用以來,已成為科普船舶知識的重要載體和宣傳航海文化的重要窗口。2022年,基地被中國造船學會認定為“全國艦船科普教育基地”。同年,學校加入了全國船舶行業職教文化建設聯盟和全國艦船與航海博物館聯盟,推動全國船舶行業職業教育文化建設和發展,為拓展職業教育文化傳承與傳播功能、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建立開放共享平臺、協同提升文化育人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國船舶工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